学校师生关注全国两会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24-03-05 来源:宣传部 阅读次数:

团结奋斗谱新篇,踔厉奋发向未来。自2024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以来,我校广大师生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及时收看收听两会实况,关注两会动态。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学校广大师生和附院医护员工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收看开幕会盛况,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展规划处(医院管理处)处长余结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我国教育已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重要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学校发展规划处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学校党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科学谋划学校未来发展,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坚定信心、锚定目标、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突出狠抓落实、真抓实干工作总基调,以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努力完成更名大学目标任务,用实际行动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医学影像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王爱侠:在万物复苏、充满希望的3月,我们迎来了全国两会的隆重召开。“2023中国发展成绩单”用数字说话,展示了我国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绩。“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量子技术”等这些新词、热词,描绘了发展新蓝图,令人倍感振奋、充满信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之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学习践行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青年的引路人,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立足新方位,锚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凝心聚力、担当作为、攻坚克难,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贡献力量。

研究生学院副院长赵金红: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全面回顾了2023年来政府工作取得的成绩。过去的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成绩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报告在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当前我校正处于更名大学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皖医人,我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本职岗位,强化学科内涵建设,注重校内资源共建共享和学科集聚效应,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层次为主线,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副教授、校首届“十佳教师”丁艳霞: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详实、振奋人心。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这让我深受鼓舞。作为医学院校人体解剖学专职教师和“准大体老师”,我将充分发挥好自身的“桥梁”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将课程特色鲜明的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继续教育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去,切实守好课程思政“一段渠”,种好课程思政“责任田”,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助力医学教育统筹发展、深入民心。

人文与管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主任、校首届“十佳科技工作者”黄龙:在认真学习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清晰了解到过去一年我国在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切体会到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报告中关于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部署,让我对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信心倍增,也更加明确了自己身上的使命与担当。作为一名医学院校的心理学教师,我要以“思政+”的模式将两会精神输送给每一位学生,以“专业+”的模式将党和国家对高质量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与管理中落地生根,以“科研+”的模式带动学生投入到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中,以“服务+”的模式将心理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应用到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教育、困境儿童关爱、阻止返贫、社会治理等社会保障之中,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心理学助力。

药学院学生第四党支部书记、2021级辅导员、校首届“十佳辅导员”王会: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强调要强化促进青年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要增强角色自觉与使命担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将两会精神落实到日常管理和就业育人工作中,增强就业创业指导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内驱力,引领学生将个人奋斗、社会期盼和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以高质量充分就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青年教师郭佳薇: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一年,多重困难挑战交织叠加,我国经济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成绩来之不易”。实践充分表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能力战胜任何艰难险阻。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积极投身于教育强国建设,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注重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围绕学生、服务学生、聚焦学生,将“思政味”与日常教学相结合,理论供给与学生个人成长结合起来,激励学生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人才积蓄。

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安徽省最美医生王小明: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目标明确、思路明晰、举措务实,报告就做好今年卫生健康工作进行具体部署,指出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以患者为中心改善医疗服务,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筑牢人民群众健康防线,充分彰显了民生温度、民生力度。 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医者初心,践行职责使命,以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和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护理服务、“三合理”专项行动为抓手,优化医疗服务,保障医疗质量,让群众就医更高效、更舒心,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医生林鑫:在认真聆听李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之后,我内心备受鼓舞。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民生关注度很高,尤其谈到医疗时,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等惠民举措,传递出坚定的信心和勇气,令人无比振奋。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升自身临床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肩负起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使命,将全国两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拼搏实干、勇毅前行,为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不懈奋斗。

医学影像学院2021级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李萌: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乘势而上,向“新”出发。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切感受到了一个信心如磐、汇聚磅礴力量的强大祖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路上底气更足、信心更足。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更有信心,将个人的专业成长与祖国的发展进步相融合,把小我主动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用实际行动回应时代的召唤、书写青春华章。

临床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殷皓涵:又逢全国两会盛大召开,我满怀激动和期待观看了开幕会。在聆听政府政府工作报告后,我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更为自己所处的时代和盛世感到无比自豪。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医学生,我们要有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责任意识,保持奋进姿态,努力掌握扎实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技术本领,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以实际行动向党和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侯东晓、吴小婉、何丽、都芳/编辑  汪峰/审)